愈想减重,反而愈忍不住想吃东西?努力运动,腰腹部却仍瘦不下来?别再怪意志力不足,恐是荷尔蒙作祟。台湾肥胖医学会根据统计,国内每2人就有1人体重过重或肥胖,更有调查发现,9成民众自觉减重失败,反映国人在体重治理上面临困境。医师呼吁,民众应重视肥胖症,若BMI≧27,应就诊谘询专业医师,找出量身订做的健康处方。
台湾肥胖医学会理事长林文元说,卫福部国健署定义,身体质量指数(BMI)大于即是24为过重,大于即是27则为肥胖。除BMI以外,成年男性腰围大于90公分、女性大于80公分,就要小心内脏脂肪过多的题目。他说,多数人未将「肥胖」视为疾病,以为靠自己少吃多动,一定可以瘦下来;事实上肥胖症成因複杂,包含无法单靠意志力来改变的「不可控因素」。
台湾肥胖医学会于2022年曾进行全台肥胖认知调查,9成民众自觉最近一次减重失败,但正在减重中的人,仅有14.7%寻求专业医师协助。对此,医学会携手卫教大使邰智源,一同呼吁应重视肥胖症,若BMI≧27,应就诊谘询专业医师,找出量身订做的健康处方。
林文元说,体重治理中有两大不可控因素,第一、无法控制想吃的冲动,因肠道荷尔蒙与大脑的沟通失衡,可能会增加食慾,原因是人体对饱足感的调控,并非仅靠意志力,而是同时受到大脑与肠道间讯号传递的影响,肠道会分泌「肠泌素」的荷尔蒙,在餐后负责向大脑传送「饱」的讯号来抑制食慾。当肠泌素作用下降,大脑无法顺利接受到饱的讯号,便有可能不小心吃太多。
第二、持续处于高压会刺激皮质醇分泌,造成脂肪堆积。因肥胖不只是体重题目,更重要的是脂肪堆积的位置,当身体摄取过多能量,脂肪会囤积在肝脏、胰脏、肌肉等器官,称作异位脂肪。长期堆积在腰腹部的内脏脂肪,会增加罹患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风险。
台湾肥胖医学会秘书长高湘涵说,临床上曾收治一名45岁金融业男性,因工作压力大、长期熬夜加班,放工常吃垃圾食品,平时饮食也不健康,导致BMI飙升至近30。刚开始,患者以为是中年发福,漫不经心,直到公司定期健检发现胆固醇、空腹血糖等指数皆被红字警告,才惊觉体态失控,恐带来多种共病,开始饮食治理、积极运动。
但固然每周3天上健身房运动、努力戒酒、拒尽聚餐改平淡饮食,但患者半夜仍经常忍不住偷吃宵夜,更被家人指责「连嘴都控制不住」,让他一度萌生放弃动机。最后,患者服从家人建议就医,发现是长期压力引发的压力荷尔蒙导致食慾增加,促进内脏脂肪堆积,在医师的建议下,透过新型肠泌素药物辅助,搭配健康生活型态调整与工作压力调适,如今已逐渐找回健康体位。
高湘涵说,肥胖症成因複杂,荷尔蒙、压力、基因等多种原因都可能造成肥胖,若BMI≧27,应尽速寻求专业医师的建议,肥胖症治疗可以利用新型肠泌素抑制食慾,进一步改善异位脂肪堆积。
林文元提醒,很多减重患者对于看医生减重、用药存在「抄捷径、偷吃步」的迷思,以为透过药物减重是速效但不自然、不健康的减重方式。事实上,随着医学发展,现已有多种治疗方式可帮助患者对症下药解决身体的不可控因素,并辅助调整健康生活型态。